咨詢熱線:
400-800-5896
地址:山東省濰坊高新區金馬路1號歐龍科技園
土壤電導率(soil conductivity)指土壤傳導電流的能力,通過測定土壤提取液的電導率來表示。土壤電導率是土壤提取液中的陰離子和陽離子的總和,代表了土壤的含鹽量。測定土壤的電導率可以直接反應出土壤混合鹽的含量,對于確定各種田間參數時空分布的差異有重大意義,從而也為基于信息和知識的現代精細農業的普及推廣打下基礎。
1.土壤電導率正常范圍
土壤電導率EC值>4 dS/m即可能引發鹽害,導致作物吸水困難(滲透脅迫),同時鈉離子(Na?)過量會破壞土壤結構。
鹽敏感作物:(如草莓、豆類):電導率>2 dS/m即出現葉片邊緣焦枯、生長停滯;
耐鹽作物:(甜菜、大麥):可耐受電導率8、10 dS/m,但產量仍下降20%、40%;
離子特異性毒害:氯離子(Cl?)積累引發柑橘葉片灼傷,硼(B)>1 mg/L導致瓜類萎蔫。
2.土壤電導率測定方法
國家標準HJ 802-2016《土壤 電導率的測定 電極法》給出了土壤電導率的測定方法,要求取自然風干的土壤樣品,以 1:5(m/V)的比例加入水(電導率不高于0.2mS/m,即2μS/cm),在 20℃±1℃的條件下振蕩提取,然后用電導率儀測定 25℃±1℃條件下提取液的電導率。需要注意的是,當待測土壤的提取液電導率小于1mS/m(即10μS/cm)時,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氨對電導率的測定影響較大,在封閉的小空間中進行操作,可消除或降低其干擾。